点击蓝字关注我们
丨百 家 资 讯丨
来源:零识区块链
事实上,这不是虚拟货币挖矿第一次被列为“淘汰类产业”。2019年4月《征求意见稿》发布,“虚拟货币挖矿”就曾被被列入淘汰类产业。2019年11月份《正式稿》中,“虚拟货币挖矿活动”则被移出“淘汰类产业”,当时这一变动让部分从业者以为虚拟挖矿产业将迎来春天。不同于以往,此次两个《通知》虽重申了往年对于虚拟货币的规定,但在整治政策上实行了更加严厉的部署和监管,清退挖矿与禁止相关业务活动双管齐下。
“虚拟货币挖矿”被取缔早有信号。据最新研究显示,比特币挖矿每年消耗约91太瓦时(万亿瓦时)的电力,相当于全球电力消费总量的约0.5%。每开采一枚比特币,需普通家庭13年用电。挖矿用电量如此恐怖,无疑是加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,这与《“十四五”循环经济发展规划》推动绿色发展,实现双碳目标,无疑是相反的。
追溯至今年5月,国内掀起了一场严厉打击比特币挖矿的行动。5月18日,中互金协会、银行业协会、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,禁止金融机构、支付机构等会员单位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。5月21日,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第五十一次会议明确指出,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,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。在此之前,内蒙古已经开始清退辖区内比特币挖矿活动,随后四川、青海、云南等更多省份加入清退比特币挖矿的行列。
据了解,一些有能力、有资源的矿企,矿工选择了出海,将矿场迁移至电费较为低廉的中亚和北美地区,成为当地的一个新产业。两个多月过去,国内主要矿企、矿池基本上完成了海外迁移行动,其中标志性的就是比特币全网算力开始快速回升,国内矿池继续霸占算力榜前列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仍然有部分矿工将挖矿放置学校、研究中心、数据中心等,躲藏的更加隐蔽。不过伴随着有关机构监管排查力度的加大,国内的挖矿活动或将遁于无形。
本文仅供参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大咖专访
大咖专访|边界智能:新一代分布式商业系统和全球互联互通价值互联网建设者
已完成732个案例:他们想用区块链技术拉起股权交易市场新的增长曲线|专访
文章转发自零识区块链,版权归其所有。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