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g
  • SIZE潮生活
  • 2022年1月18日05时

    浅析元宇宙(Metaverse),资本游戏or未来可期?


    2021年3月,Beeple的《Everydays:TheFirst5000Days》将NFT的概念正式带入大众视野,伴随而来的便是各界人士的涌入和“年度热词”的称号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2021年10月底Facebook Connect年度大会上,Facebook CEO马克·扎克伯格(Mark Zuckerberg)宣布将母公司更名为「MetaPlatforms」,即取自元宇宙(Metaverse)的前缀单词。而在此之前的4月份,Epic Games也曾宣布斥资10亿美元打造虚拟世界。一时间元宇宙的概念再度成为全球热点话题,与NFT展开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斗争。

    什么是元宇宙(Metaverse)?

    元宇宙(Metaverse)可以说与NFT如出一辙,都是此前早已建立的概念,在某件热点事件的导火索下引爆,成为社会中热议的焦点话题。如果说2021年的虚拟世界中充斥着NFT的声音,那么2022年的元宇宙已然成为更加引人瞩目的存在。

    元宇宙一词起源于NealStephenson在1992年出版的赛博朋克小说《SnowCrash》之中。小说中的人们化身为虚拟人物,在一个隐喻现实状况的三维虚拟空间中展开行动,Stephenson则用这个词语来描述虚拟现实中的的互联网继承者。

    「头号玩家」

    然而,当下元宇宙的概念并无明确的普遍适应性的定义。我们在此可以参考两种描述,一个是硅谷中元宇宙的拥趸们所引用的描述,来自于风险投资家MatthewBall的话:“元宇宙是一个持久的、实时渲染的3D世界和模拟形成的网络空间,支持将身份、对象、历史、支付和权利等事物之间相连接,可由有效的无限数量的用户同步体验,并且每个人都具有存在感。”另一条,则是来自于元宇宙概念中拥有最大股份的科技公司Facebook,更加言简意赅的描述,即“元宇宙是一组虚拟空间,你可以在那里与其他不与你处于同一物理空间的人一起创造和探索。"

    「模拟人生」

    「堡垒之夜」

    综合两条定义来看,不难发现元宇宙就是一个类似于《模拟人生》、《堡垒之夜》等游戏,《头号玩家》、《失控玩家》、以及近日上映的《黑客帝国》等电影之类的「可交互虚拟现实空间」。某种意义上,VR游戏也是缩略版的元宇宙。所以元宇宙的概念早已深入到我们周围,甚至我们也已经体验过多次。或者说,将元宇宙一词以网络空间去代替,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差异。

    元宇宙(Metaverse)≠网络空间

    看到如上定义或许会有朋友认为,元宇宙那不就是在玩《我的世界》,在《魔兽世界》里面组队打副本,这有什么新鲜的?诚然,上述说道可以用“网络空间”一词代替元宇宙,但归根结底与马克·扎克伯格,或是其他诸如EpicGames、Roblox等公司所构想的元宇宙仍有着不小的差距。

    我们将元宇宙的特点列举出来:

    去中心化:正如NFT一样,建立于区块链技术中的产物必定会包含此特点。其也是交易、信息等各方面安全的保障。

    无障碍的虚拟三维世界:作为3D虚拟现实空间,就像自由度极高的游戏那般,要消除各个地图之间所阻挡的“空气墙”。它扩展了当前互联网平台的可访问性,成为更高于目前互联网范围的虚拟空间,即马克·扎克伯格口中的“实体互联网”。

    无限数量的用户及个人存在感:元宇宙的本质上仍是社交关系,只不过是我们进入到虚拟社会中继续生活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元宇宙的一部分,并在同一时间和其他人员一起参与特定的活动事件。

    实时渲染的可互动操作:不言自明,元宇宙即为另一个现实世界,当然要具备更加真实的参与感。

    虚拟数据的延续性: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时访问虚拟世界,也可以随意进行更改与创作。比如添加新的虚拟建筑物或其他事物,而最重要的则是下次访问时,一切仍然存在。

    当上述游戏或是电影与元宇宙的特点一一对应时,则会发现它们只能够满足其中的某些特点,因此“网络空间”距离真正的元宇宙生活还相差甚远。在马克·扎克伯格看来元宇宙将在本世纪末完成,但也可能比这更快,因为已经具备一定基础。

    元宇宙(Metaverse)是资本游戏?

    自从元宇宙的概念正式进入社会之后,种种天价交易额再度刷新我们的认知。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或许就是林俊杰在Decentraland平台上,花费大约12.3万美元购买的三块“土地”。而更有高价,甚至已经高于国际大城市真实的房价水平。不禁再度让我们想到NFT,继而思考到这是否又是一场资本引导下的“收割”游戏。

    Decentraland

    在本公众号2021年4月份所撰写的NFT文章中,笔者对其保持十分积极的态度,认为其在不久之后便会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形式。如今面对元宇宙的概念,笔者也仍旧抱有积极的态度。当某项看似虚无缥缈的新鲜事物出现时,我们很容易对其产生负面的感受,更何况是根植于网络基础的虚拟产物。再加上无法让人理解的高价成交额,更是会对其产生抵抗。

    但仍旧是那句话,我们要抛开那些所谓“割韭菜”的交易操作,看到元宇宙概念背后的本质。在疫情发展的两年中,我们越发感受到网络对于当下社会的重要性与便捷性,其已然完全融入到我们生活之中。甚至可以说如果离开网络,我们的生活也将很难运作。

    元宇宙作为更高层级的互联网,无疑会带来更多便利性。诚然,元宇宙再真实也无法代替我们的现实生活,但若将现实中必要的事物抛开以后,则会发现元宇宙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许多事情。

    比如远程办工时我们可以展开更多的合作,完成更多项目;医疗上可以使来自全球的医疗专业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虚拟协作;教育上也可以展开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;如今NASA也在其空间站中,使用AR和VR技术来远程控制机器人,或是通过AR辅助完成维护任务。即便是针对于我们日常娱乐,当元宇宙的世界搭建成功时,我们也将体验到更多前所未有的体验,类似于TravisScott此前在堡垒之夜当中举办的音乐会一样。

    而相较于现实社会更加不受限制、更加广阔的空间,亦是会带来如今无法实现的互联网内容或是形成新的社会生态。比如元宇宙或许将改变我们对现实资源的分配,随着当下的消费支出更多转向虚拟的商品或是服务体验,在元宇宙内我们可以收集他人所需的数字资源,在虚拟空间内外进行出售。来自低收入地区的人群,可以受雇于虚拟空间中的大公司,从而可以更便捷的接触到高收入“玩家”交换资源。

    元宇宙(Metaverse)仍面临诸多挑战

    硬件条件:如今虽然可以在诸多地方体验到VR设备,并且相关的配套产品也层出不穷,但大部分购买者还是游戏发烧友,远远未到普及至大众的程度。据娱乐软件协会(EntertainmentSoftwareAssociation)数据统计,美国1.69亿游戏玩家中只有29%说他们拥有VR设备。在此之外还要付出不小的学习成本,因此将VR设备的普及放眼于全球,仍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努力。而对于架构虚拟空间的元宇宙,必定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,而此面临的便是需要足够多的工程师、网络维护人员等来维持它的运行。

    法律隐私问题: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及大数据的监控中,隐私数据、个人信息的泄露都是被大众所诟病,且是对于我们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。许多时候我们仿佛都感觉已经完全暴露于网络社会之中,毫无隐私。元宇宙必定是会让我们更加融入其中,获取到的信息数据无疑也会增加更多,而其中的监管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。并且元宇宙中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,又是处于虚拟数据之中,从而会引起更多的法律问题,比如下面即将提到的身份问题。因此,确定管辖权和一套明确的立法与执行方式,以确保虚拟空间对参与者的安全和保障,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

    身份的明确:当处于现实世界时,每个人的身份是相当明确的。但是当谈到网络虚拟环境时,这点就显得尤为复杂。比如如何证明你就是你,而不是另一个人、甚至机器人试图模仿你的存在。比如伪造外表、声音等个人特征等。因此,我们也需要开发出具有保障的验证方法来确保每个人身份的确立,以便解决潜在的道德问题。

    以上只是最为关键的三点问题,面临科幻小说之中的元宇宙,虽然抱有积极态度,但仍旧要看清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难。或许其在短时间内不能架构起理想中的虚拟空间,但相信元宇宙的概念在之后的某一天一定会实现,并且为社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。继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加丰富、更无边界感、更加充满新鲜感的世界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
    Editor&Text / Elon

    Photo / Facebook、Minecraft、Epic Games、Google

    Design / Donna


    这个雪圈新贵,凭什么出道即红?!

    它才是你今年最该入手的CNY限定

    只关于「FASHION KILLA」-中


    Howie Lee :: SIZING UP (点击原文链接收听)

    青山周平 :: SIZING UP

    刘雯 :: SIZING UP